页面

搜索

显示标签为“支付”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显示标签为“支付”的博文。显示所有博文

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

O2O,值得期待的末来

随着互联网上本地化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与商品或服务之间、线上和线下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TrialPay的CEO和创始人Alex Rampell将这一趋势总结为所谓的"online2offline模式"(线上到线下,以下简称O2O)。互联网的大潮不断翻卷,大浪淘沙,每一种新模式的推出和流行,都是一波革命,不能适应变化的很多前人都已经或是快要死在沙滩上。O2O能成为下一个机会吗?
从互联网一推出,无数人都在设想将其商务化,电子商务引爆了无数人的激情和智慧,但时至今日仍然无法向用户提供满意的消费体验,一直拼的是成本和效率,这使得电子商务面对传统商务的竞争时只能依靠低价。从现在的情况来看,O2O成功地将线下商务的机会和互联网结合赶来,使互联网成为了线下商务的前台,这真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O2O模式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线下商品、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通过打折(团购,如GroupOn)、提供信息、服务(预定,如OpenTable)等方式,把线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给互联网用户,从而将他们转换为自己的线下客户。由于每笔交易都已经在网上成交,其效果也是可查的。这是GroupOn、OpenTable和Yelp、CitySearch等网站的不同之处,后者只是提供一些基础的信息服务,交易仍需在线下进行。
由此看来,GroupOn要比互联网历史上其他的很多企业成长都要快也不足为奇了。现今的互联网网民每年网络购物的消费大约有1000美元,假设这些网民是相对比较高收入(事实也是如此),每年的收入有4万美元,那么剩下的3万9美元能有多少在未来成为O2O的部分?
答案是:很多。平时你的大部分消费都花在了咖啡馆、餐馆、加油站、理发店;可是目前只有旅游和在线B2C在你O2O的预算中。
快递可以给你送C2C或B2C买到的商品,可是却送不来需要体验的服务――而这些服务才是我们平时消费的大头――比如餐馆、台球厅、酒吧等等。GroupOn却可以把这些服务通过网络"快递"给你。对于台球厅、理发店这些服务商来说,增加一些顾客不会增加太多的成本,却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于O2O企业来讲,销售数据的量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电子商务网站可以通过监测访问情况计算出ROI 数值,用以评判广告或者其他营销手段的效果,但这些对于线下商家来说都比较困难。而O2O正好弥补了线下商务的这点不足,因为和B2C一样,交易都是在网上完成。这种效果的监测,对于线下商户来说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就像一个理发店对于自己发了2万份传单到底带来了多少客户是没有太具体的概念的。此外,对于OpenTable、SpaFinder来说,在线结算已经成为比本地广告更加赚钱的业务――历史上,这种代收费的中介都是赚钱机器。
对O2O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智能手机的蓬勃发展,互联网迅速地延伸到移动互联网,这使得位置服务几乎成为O2O的标配。通过位置服务,可以更精准地向客户投放广告,也可以更精准地将客户引导到线下商务,如果能结合社交网络的数据支持,O2O的未来实在是令人遐想。

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

移动支付的机遇和挑战

        银行所提供的主要支付工具有汇兑、票据、银行卡、网银、收款等等,而第三方支付则使用银行提供的这些工具,构建更高层次的网上支付、交易担保、信用卡还款等等。第三方支付一般是利用银行的支付结算基础设备建立更细分和更专业的支付服务,本质上只作信息流的传递,并不涉及资金流。它们之间的关系有点象老板和职业经理人,银行是老板,当然是比较强势的,但如果第三方支付作得很强了之后,成了高级的职业经理人,也与银行有了一定的博奕能力。实际上,中国最强的第三方支付是中国银联,只是因为银联是各个银行合资成立的,才把它归于银行范围,事实上银联已经渐渐成了银行的婆婆之一。
        移动支付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兴起的支付业务,顾名思义,移动支付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支付,常见的就是手机和平板。移动支付其实才刚刚起步,业务还处于创新阶段,谁也说不清以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形式。在行业内,通常将移动支付分为两类:一是微支付,就是金额很小、可能频繁发生的移动支付,通常不需要在线完成,常见的就是手机钱包,移动微支付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将以往各种各样的微支付工具集成到移动设备上来。二是宏支付,就是金额相对较大的,为了保证交易的可靠和安全,通常需要在线完成,比如手机银行,移动宏支付的主要发展发向则是将现有的支付工具往移动设备上扩展,以扩大支付工具的使用范围和时效。目前发展起来的移动支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手机钱包、近场支付和手机银行。手机钱包属于微支付,手机银行属于宏支付,而近场支付则两者都可能。
       与传统支付相比,移动支付的目的是想将传统支付工具尽可能的集成到移动设备上,利用移动设备的移动便利性改进支付体验。同时,移动支付也能增加移动设备的使用价值,提升移动设备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使得移动支付吸引了运营商和移动设备供应商的目光。这一点也正是移动支付与传统支付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更多的巨头进入,而且运营商把持网络、设备供应商把持移动设备标准、银行把持结算、银联把持渠道,使得博弈空前复杂。但在这个领域,我个人认为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的实力是不可能完全发挥的,特别在宏支付领域,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只能扮演一个被动的参与者,最多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因为不需要在线结算,运营商倒是能在微支付领域发挥一下,但情况也不是那么乐观。 在支付领域,不得不谈银联。银联本身作为一个第三方支付企业,由于其央行、国有和银行参股等等印记,事实上在支付领域扮演了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银联最大的核心优势在于把持了支付领域范围最广、受益最高的渠道,即POS网络,同时银联还取得了银行卡的标准主导权。移动支付在涉及到银行卡时,银联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好在银联也有着大多数银行都存在的弱点,第三方支付与银联始终是竞合关系,如何扬长避短、克敌致胜,考验的是领导者的智慧和企业和执行力。 在传统支付领域,第三方支付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业务创新、品牌和客户,通过业务创新改进银行所提供的僵化服务,从而建立起品牌声誉,赢得客户支持的。
        目前的移动支付领域,还处于萌芽阶段,业务尚未定型,变数极大,谁能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流程,获得市场承认,谁就有可能赢得先机,所以第三方支付企业在移动支付领域同样有极好的市场机会,而且,更好的消息是,第三方支付在传统支付领域的竞争优势在移动支付领域仍然是有效的。与机遇并存的始终是挑战,在传统支付领域时只需搞定银行的情形已经不可能了,在移动支付领域,由于运营商的介入,第三方支付必须要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建立起紧密联系,才有可能把握技术发展脉络,从而整合支付资源,取得先发优势。要作到这一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基础、公关实力都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