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搜索

2013年12月21日星期六

轮回

从这里开始,在这里结束。喜怒哀乐都回到原点,一个小轮回,平静得象窗外的雨,细寒无声。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原来,只是经历的一段故事。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网上流传的据说是价值投资大师赛思卡拉曼的一个关于当前宏观市场的观点要点

Seth Klarman(详细介绍)是Baupost基金公司总裁,也是目前最受尊重的基金经理之一,他写的书售价高达2499美元,却在亚马逊上被抢光了。

下面这些观点,来自于他在非公开商界领袖会议(Private Meeting of Business Leaders)的发言。编译如下,仅供参考。

经济总览:

·危机至今,五年飞逝,大笔大笔的银子用来挽救市场。然而,危机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弱势群体受冲击最大。

·美国失业率卡在了7%上。把所有没有工作的人都算进来,真实数字恐怕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中等家庭实际收入已经连跌四年,回降到1995年的水平。

·美国股市估值过高,与实体经济不符。

·很多人质疑金融市场的现状,认为股市债市的欣欣向荣主要源于宽松政策,特别是QE。我很赞同。

·对于投资者,最危险的组合,永远是脆弱的实体经济加上膨胀的金融市场。这恐怕就是当下的境况。

资产泡沫:

格林斯潘说得好,除非等到泡沫破碎,联储很难提前判断有没有泡沫;对于政府来说,更现实的做法,是一旦泡沫破掉,就赶紧上前清理。我很赞同。如果像现在一样,强行削弱市场下行风险,却不能同样限制金融上行风险,不对称的政策就会扭曲市场。近十年来,金融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已经是习惯了扭曲的金融市场——在政府的干预下,这个市场有人托底,却没有上限。

07年前的“大稳健时代”,之所以没什么大动荡,也没什么大幅下跌,就是因为政策放宽了信贷约束,压低了借款成本。只要你没有坏到一定程度,总能借到钱来维持运转。许多问题就这样被掩盖。

市场节节高升,有问题的机构也能维持生存,小危机被扼杀在摇篮里,风险看上去很低,但这一切都为之后的大危机埋下了种子。2008年是必然中的偶然,金融市场注定轰然倒下。倘若之前被掩埋的小危机,能够免于政策干预,正常地发生发展,金融市场也会摔跤,但不会像一下子这么惨。

美联储与泡沫:

一旦撤掉QE,有多少市场是靠它撑的,就有多少市场会出问题。一旦QE完全停掉,恐怕金融市场会缩水30%。可悲的是,投资者并没有做好准备,他们把政策带来的虚假收益当成了真的。想象一下,美联储说零利率政策要停止了,或者,突发事件使政府无力继续干预市场,市场要乱成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确知它们何时到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早晚要来。

现在,很少有人预见到这种未来。不过,一旦摘下眼罩,定睛细看,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这种预测。

出来混,早晚要还: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倘若政府能随便印钞、借钱,却没有任何代价,那他们为什么不持续这样做呢——永远这样印钞、借钱,让每个国家都走向繁荣富强?不会的。

2008年的金融危机,本该使经济触底,却最终影响不大,很大程度源于对美联储的过度信任。事实上,美联储的政策,不会没有代价,它创造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就将付出等价的成本,接受等价的惩罚。只是,这些尚未浮出水面。

出来混,早晚要还的。究竟以什么形式还回去——是崩溃的美元?是飙涨的利率?是恶性的通胀?是卖不出去的国债?是长久的衰退?还是什么别的?我们很快就会知道。

不这样,能怎样?

杠杆率,永远是双刃剑。2007年,超高的杠杆率威胁了国家的经济安全。2008年,问题暴露,我们无处可藏。今天,赤字与债务又达新高,相比四年前,我们更加无路可退。如果不采用这种扭曲的、危险的、很可能失败的一系列政策,我们能用什么替代它呢?Jim Grant提过一个建议——不妨走向真正的资本主义,让市场彻底自由运转,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允许问题,允许失败,允许小危机,也许一切会好起来。

评论美联储政策:

《Antifragile》的作者Nassim Taleb观点新颖,他赞扬了市场的动荡,批评了那些掩盖市场波动的人。他认为,干预市场的成本,短期内看不见,但绝对相当大。他写道:扼杀自然的波动,只会掩盖真正的问题,掩盖的问题最终还要爆发,虽然来得晚,但是更加猛烈。

然而,我们的政府,总以稳定为第一要务,总在扼制经济的自然波动。

时候未到?

当下,两个问题迫在眉睫:短期刺激难以为继,福利政策难以持续。

开源节流是唯一的办法,却难以推行——减掉政府开支,增加公众税收,在短期内,会给经济与金融市场造成重创。在确保经济复苏前,没有哪种政府会切断现金流。同时,所有政策受益者都会极力反对政策转向。他们总在说:“时候未到”。

欧洲一直在说“时候未到”,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下场。

看一看美国的报纸杂志,也一直有人在说:“是该关掉房利美和房地美,但是啊,时候未到!现在关掉,地产市场要出问题的。”那要等到什么时候?永远不会有什么合适的实际,可以让你高高兴兴地停掉住房补助项目,或者撤掉QE政策,或者削减财务赤字。任何时间做这些事,短期都会抑制经济。

大部分的人都会赞同:刺激政策不能永远搞下去,福利政策难以长久维持下去。

同时,大部分的人都一直在说,“时候未到”。

这是个悖论。

联储抽身不得:

所谓的“稳定的金融市场”,是灌水惯出来的。所谓的“成功的货币政策”,是掩盖事实的。只要政策一停,压抑的问题就会涌出来,美联储根本退不出来。

长久以来,一丁点经济下行信号,都会让美联储紧张万分,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去灭掉一切下行迹象。这样,他们一手制造出史无前例的政府赤字、超高的杠杆率、难以想象的道德风险,只是为了换取经济表面上的平静如水。经济学家Hyman Minsky如此形容美联储的政策:“稳定政策”将导致“不稳定”。美联储为没有资质的人提供了大量贷款,降低了整个经济的信用水准,金融系统迅速膨胀,走向炸裂的宿命。

金融定律:

金融市场最靠谱的定律,是“回归均值”。任何市场、任何资产,价格终将返回均值。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高潮后面,都有低谷;所有的泡沫,都一定破裂。

这不是仅仅是个理论,而且几百年来的历史经验。看看Jeremy Gratham的书,你将发现,数据证明了这条定律的正确。

同样,政府强行鼓气的金融市场,成本巨大且十分危险。在政策作用下上涨的,政策撤去就要下跌。政策的最终效果,仅仅是又带来一次涨跌,仅仅是增加了额外动荡。在这样的政策思路下,市场很可能在“被政策鼓起来”、“狠狠栽下去”、“再被政策弄起来”、“死得更惨”之间反复循环,越来越依赖治标不治本的救助。

国家破产:

什么时候国家债务才算危险,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这完全取决于投资者和市场的心态。在海明威的《太阳依旧升起》里,有人问Mike Campbell是怎么破产的,他回答,就像温水煮青蛙,不知不觉地,慢慢地,然后,突然就不行了。国家破产亦是如此,有个看不见的临界点,让人不知不觉地逼近。等你到了那一点,什么都晚了。

总结:唯有祈祷

我们借了太多,花了太多,却投资很少;

我们忽视长期问题,任由它们越拖越严重;

我们靠借钱为生,却没有给自己留什么余地。

一旦灾难来临,无论是战争,还是金融危机,我们毫无办法。

没有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靠祈祷上帝来赚钱,也没有一个理性的国家应该这样。

我们并不比欧洲和日本好。现在已经不早了。即便马上行动,要返回常态,也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我们不得不祈祷,上帝,请保佑我们——让我们可以靠自己弄好经济。

香港为何衰落?

香港的未来真是一片渺茫。要说香港为什么会衰落,就要先说香港当初为什么会崛起。
       
         总结成功经验这种事情,向来是一百个人有一百零一个解释。不过我认为真正靠谱的就一个原因:香港是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中转站。这个条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优,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国际级的大都市,只不过这样的好机会,之前之后都很难再找了。
       
         首先,让时光倒推回1840年。从英国最初割占香港,到朝鲜战争爆发,中间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的香港固然也有不错的经济发展,但远没有日后那么抢眼。这是因为,当时的香港并没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什么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年的中国对西方市场几乎完全开放,外国人员、资金、货物,都可以畅行无阻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那么自然没有必要绕行英国控制的香港,多费一重周折。香港在当时的地位更侧重于军港,而非商贸中心。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年轻的新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被切断。不过,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不便,因为中国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人可以为中国提供经济建设亟需的资金和技术。既然中国并不十分期待来自西方的经济资源,那么作为西方窗口的香港也就只有打酱油的份了。
       
         转机起于中苏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渠道越来越狭小。而中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则一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而然的转向西方,寻求资源的替代来源。这种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七十年代著名的“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全套工业生产设备,满足经济建设需求。这是自156个苏联援助项目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工业技术和设备。以四三方案为代表,中国和西方经济体系开始重建联系。这种联系由小到大,最终演变成全国性的对外开放。
       
         顺便说一句,当年直接主持四三方案的中央负责人,就是后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老人家。
       
         然而,尽管中国大陆已经定下了对西方开放的基本政策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开放面临重重问题。中国的办事规则和西方的贸易规则互不熟悉,缺少熟悉两边状况的中间人,还有中国在政策上、法律上对直接来自西方的人员、物资、资金也有种种限制。种种麻烦导致中国对西方经济资源的需求始终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这正好构成了香港崛起的条件。香港人熟悉大陆,即使在中国和西方关系最为冷淡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内地和香港间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人员、贸易往来。香港人也熟悉西方,毕竟是在英国统治下渡过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对西方的法律、贸易规则等等都很熟悉。这个有利条件让香港迅速获得了中国内地同西方间经贸往来的中转站地位。
       
         除此以外,香港同时也还充当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桥梁。从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算起,直到两岸建立“大三通”之前,大陆与台湾间的人员物资往来,绝大多数都会选择从香港转道。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一举成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随之建立起来的还有金融中心,这一点同样得益与中国市场:来自西方世界的资金要流入中国大陆,同样需要一个便捷的交易中心。相比之下,台北、新加坡、甚至于吉隆坡,也都想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而不得,本质上讲就是它们背后缺乏一个足够吸纳大量资金的市场。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可以和香港一较长短的对手是东京,其背后自然是整个日本市场。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香港回归以后,这种有利地位却开始日渐褪色了。很多香港人将此归结为特区政府无能。这个理由不成立。我们后面还会提到,特区政府并不比港英政府更无能。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内地和西方世界、以及台湾地区的联系日渐紧密,直接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容易,那么为什么还要走香港绕道呢?香港作为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从根本上讲,来源于东西方直接交流的不畅。这是一个暂时现象而非永久问题,所以自然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只不过这个暂时现象持续了一代人的时间,所以经常被这一代人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更早的历史,人总是健忘的。
       
         当然,我们不是说香港只能在转口贸易中心这一棵树上吊死。只要寻找到新的金刚钻,当然不担心没有新的瓷器活儿。用公司的转型来打比方:同样是做摄影胶卷的公司,面临数码照相技术的绞杀,富士公司和柯达公司就是一好一坏两个转型。富士依托化学制剂方面的基础,转型做化妆品保健品,如今又是行业内的一个巨头了。而柯达选择向印刷出版业转向,偏偏这也是个被电子信息产业挤兑的夕阳产业,于是柯达转型走的举步为艰,最终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被一网打尽。香港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富士,而非柯达?
       
         转型成功的关键,是要寻找可以做大的朝阳产业,而且要是本地有条件发展的产业。那么香港的朝阳产业该是怎样的产业?
       
         首先说,所有低端产业都没戏。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李嘉诚发家了,却堵死了下一个李嘉诚的路子。 
               李老板是当年是做塑料插花生意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各国产业升级路上的第一台阶。但是发家以后的李大富翁搞起了房地产,操纵香港的土地价格一路飞升。居高不下的地价对工农业发展是致命的,没有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能够应付如此高涨的用地成本。所以,除了少数小而精的高科技工业,大部分工农业企业都早早关门大吉了。当然,工农业萎缩的另一个原因是自然的产业升级规律:香港有钱了,平均工资高了,需要维持低薪才能盈利的低端产业就自然完蛋了。简而言之,产业升级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两个原因限定了香港未来的出路,只能在第三产业里找,并且只能是对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敏感的行业。
       
         第二个因素是,必须是不易搬家的行业。今天的大陆显而易见是个比香港更辽阔更活跃的市场,如果一个产业能够轻易搬家,那么直接举家迁往大陆就是了,何必留在香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香港当年红极一时的影视娱乐业。今天的大明星们名义上是香港人,实际上一年大半时间在大陆拍戏、走穴。香港发展成什么样与他们何干?真正香港本地制作的“土产”电影如今早就没了九十年代在大陆市场一统江湖的气势,就是因为人脉资金都早已流向大陆,乐不思蜀了。
       
         第三个因素是,目标产业必须能够吸纳相当可观的劳动力数量。毕竟,香港是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项只能让少数人暴富的产业是当不了支柱产业的。少数超级富翁和大批贫民构成的社会连稳定都谈不上,何谈发展?没错,委员说的还是房地产业。李大富翁在房地产业里赚得盆满钵盈,而普通香港市民住的还是鸟笼,连内地许多大城市的居住条件都赶不上。这样的产业继续畸形繁荣,对香港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已经看出问题了。上述的几个考量因素之间是有矛盾的。比如,一个产业如果在香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那它就必然背负上沉重的人力成本,导致竞争力下降。
       
         还是前面那句话,两难的选择,不是要证明香港的产业转型不可能成功,而是要说,产业转型,无论在哪里都是要经过痛苦的调整、牺牲,承担相当的风险,在不同的因素间走钢丝的。坐在家里就能日进斗金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道路是需要魄力,需要牺牲,才有回报的。当然,以香港之前的有利条件,只要愿意下真功夫,能找的出路自然还是很多的。比如,旅游业就是一个可选择的目标产业。香港毕竟是一个比出境游要廉价方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也是少有的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产业之一。
       
         而香港人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对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没有意识,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从很多角度来看,不少香港人的心态甚至可以称得上“不知死活”。
       
         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越来越多的见到香港市民同内地游客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随便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诸如以下的消息,如:《香港人将内地赴港游客称为“蝗虫”》、《香港导游辱骂内地游客》。
       
         很有意思。旅游业是香港这几年少有的景气行业,可以说代表了香港产业转型的希望。可是屡屡爆出的负面新闻让人觉得,香港不过是一个和内地许多劣质旅游开发区类似的地方。如此任性对待本地的旅游行业信誉,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再就是最近的奶粉问题。新闻很多了,这里不再附送相关链接。内地人到香港大批量采购奶粉,许多商店货架为之一空。香港市民、香港舆论的反响不是“商机难得,扩大进货”,而是“内地人抢了我们的奶粉”。作为一个以转口贸易起家,以自由贸易为荣的商业城 市,竟然闹到要动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阻止客户购物……这让人想起了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获悉外国商人大批采购瓷器丝绸、市面上货源紧张的消息,清政府的反应不是扩大生产,而是禁止商品出口。当年的清朝没有受过资本主义洗礼,尚属情有可原。可今天的香港呢?
       
         上述事实足以说明,大多数香港人不知道香港发达的原因。他们表面上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杰出代表,骨子里还是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的小农心态。他们口里以贸易中心为荣,实际上却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这贸易服务于哪个市场哪个客户。
       
       
             他们不理解香港的崛起是依托大陆市场的结果。所以,他们是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发展起来的。今天的他们又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停滞不前。那么当然可以预测,他们也将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衰落下去。
         当然,许多香港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更喜欢将今天的停滞归罪于特区政府。声称香港之所以搞成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特区政府比港英政府的水平差。
       
         这是很荒唐的。特区政府事实上和港英政府并无区别,都是“代理人政府”。
       
         回归前的港英政府是个确凿无疑的殖民地政府,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做决策是英国政府的事情,港英政府只考虑如何执行英国政府的决策。在香港回归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承诺,香港现有政治制度五十年不变。这意味着,香港特区政府和港英政府一样,仍然延续一个殖民地的代理人政府。
       
       
            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中国政府从未大幅调整香港特区政府的架构和工作模式,赋予其决策的能力。
       
         那么谁来替香港做决策呢?是中国政府么?并非!我们只要回想另一句承诺就明白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国政府除了在少数基本问题上保持发言权,以此体现主权之外,在大多数具体的政策问题上并不愿插手香港内部事务。
       
         所以这就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问题,它仍然是一个殖民地的代理人政府,上面却没有了宗主国。它无条件保留了英国人留下的施政纲领,却没有能力根据经济形势变动予以调整,就像一辆卸掉了方向盘的汽车。所以自然是磕磕碰碰,越走越艰难。
       
         要理解香港特区政府的这一缺陷,我们可以考察一下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的反应,对比98年香港金融危机时香港政府的反应。
       
       
           2008年华尔街搞出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毫不犹豫抛弃了之前一直高调宣传的“政府不干预市场”的口号。为了避免通货紧缩风险和全面的经济崩溃,美国政府立刻插手干预市场。反正干预市场也罢,不干预市场也罢,都是政策选择而已。对于美国政府,这不过是一张纸上写什么字的事儿。现在改几个字也没什么,毫无心理压力。      
       
       
              可是对比之下,香港政府在1998年的救市决策就艰难的多了。当时主管金融政策的正是后来的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他自己事后回忆说,他觉得政府干预市场违背了香港政府以往不干预市场经济的施政理念,他感到背弃了自己的理想——以致于在宣布救市决策的前一天晚上在家抱头痛哭。一个男人,自己决定自己要负责,你哭什么呢?
       
       
            曾荫权显露的心态就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代理人官员的心态。他从未掌握独立的自主决策权,得到权力也不会使用。因此只能把上级政府,也就是以往的英国政府布置的政策当圣旨来遵循、来信奉。如果英国政府命令改变这个政策,他什么话也不会说。可要他自己违背这个政策,那就跟要他的命一样。
       
         从这个角度上讲,索罗斯当年攻击香港的手段是很失策的。他太急躁了,给香港特区政府施加了太大、太直接的压力,以致于这个茫然的殖民地政府都认识到需要做点什么来自我保护。如果他能够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来炮制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或许真未必有这个自卫的意识呢。
       
         这方面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港币的汇率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根据英国人的决策,港币汇率盯紧美元汇率。香港回归后这个政策依然连续。实际上,不止一位香港金融官员退休后反思,认为应该适当调整汇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可就是没有一个金融官员能在任上做这个决策,所以今天的港币汇率依然盯紧美元,仅在小范围内允许轻微浮动。
       
         当然,要说特区政府的政策完全没有变动,这也不确切。实际上,香港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轮子转向什么方向,完全取决于轮子压过什么样的坑。这个坑,就是香港的民意。只不过,民意如同小孩子的脸,一日三变。没有一个稳定的决策方向,盲从民意的结果就是朝三暮四,朝令夕改。
       
         比如十多年前的庄丰源案:这是内地产妇赴港生子,然后援引基本法规定,要求给孩子授予香港特区居民身份的滥觞。当时的全国人大就给香港法院建议,提醒他们此例不可开,否则后患无穷。可是这个建议被公之于众后却引发香港舆论强烈反弹,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试图操纵香港法律。香港最高法院顺应民意,裁定产妇的要求合法。结果十多年后,香港大小医院几乎被大陆产妇挤爆,香港民众苦不堪言,香港法院只好修改司法解释,不再允许赴港产妇的新生儿获得特区居民身份。
       
         然而,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最近的奶粉案例,香港政府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三月初,香港民意强烈反对内地游客强购奶粉,香港政府于是下令无限期禁止游客携带大量奶粉出关。违规者将被课以高额罚款,并没收所带奶粉。禁令一出,香港大小商店奶粉立刻滞销。一个月之后,香港政府改口说禁令颁布一年后要重新检讨。然后到了五月初,再次改口说半年之后重新考虑禁令问题。而据赴港游客反映,香港海关现在对携带奶粉的查禁已经形同虚设。
       
         还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香港一些舆论喜欢批判说香港今日的经济不景气是因为香港特区政府不遵循民意。
                但是从以上的诸多案例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第一,香港繁荣与否与香港民意无关,港英政府时期何曾在乎过香港民意?香港繁荣和中国大陆的发展状况倒可以说息息相关。第二,香港特区政府不是不遵民意,而是过于盲从民意,如同蒙着眼睛的毛驴,绕着“民意”这个磨盘打转。第三,正是因为特区政府盲从民意,才导致重要的决策方向被建制派把持,墨守成规、无力改革,无谓的琐事上却被泛民派绑架,朝令夕改、庸人自扰。香港居民则被两派政客演戏逗的一阵哭哭一阵笑笑,不知所措。
       
         那么,中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是否可以扭转这个趋势、带动香港经济成功转型呢?对此也不乐观。香港舆论对于中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怀有极大的抵触,对内地普通游客横挑鼻子竖挑眼,归根结底是优越感在作怪。典型案例就是“地铁上能不能吃东西”的问题。内地游客在香港地铁上吃东西,引发同车香港人不满,最后演变成内地游客和香港人的对骂,然后又变成了“游客素质问题”“社会公德问题”的大讨论。
       
       
            可几乎就在那同时,有人见到西方游客在香港地铁上吃喝,同车香港人却是一片沉默。所以,什么素质问题、公德问题、乃至法律规定问题,都是表面问题。实质是香港人面对内地人时的优越感问题:“我们是富裕先进开化的上等人,你们是贫穷愚昧闭塞的下等人。我们怎么能对你们委曲求全?当然应该是你们曲意迎合我们才是。”
       
       
             香港人只要一直维持这个心态,那么中国政府任何试图介入香港内部事务的行动都只会招来更强烈的反弹。健康的、可持续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理性的政治博弈基础之上。现在博弈的一方完全没有理性决策的能力,改革从何谈起?要想改变这个心态,香港的经济状况至少要跌落到明显低于中国大陆沿海城市以下才可能。非如此,不足以打破香港人心中的优越感。
       
         这就是香港的未来前途必然一片渺茫的原因。改革的前途是有的,但香港人自己没有能力选择,也没有智慧走这条路。他们又愚蠢地也不接受中国政府的带路。既不能令,又不能受令,这就是个无解的死结。
       
         嗟尔香港,再不反省转型,气数将尽矣! 
 
香港问题就是当地精英阶层那种深入骨髓而又毫无道理的“优越感”,死也不能接受被内地赶上和超过的现实。经济优势荡然无存后,民主、普选,反共就成了维系优越感的最后稻草。“反正决不能和你们一样”就是他们的心态,为此不惜诉诸“港独”。打掉这种优越感,香港才能理智地思考未来。

2013年7月3日星期三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对比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对比

本文由雷锋网整理自ZDnet,内容有改动,仅供各位热衷于移动应用开发推广运营的朋友参考。
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使用比较多的移动应用统计平台大概有3、4家,国外比较流行的是Flurry,功能上非常全面;另外就是Google Analytics也推出了移动版,由于你懂的原因,在国内基本无法正常使用。而国内的统计分析平台目前比较有名的是友盟以及TalkingData。
此外,一些应用市场,也有专门的统计分析工具,为其开发者平台上的应用开发者提供数据服务。
我们将重点放在Flurry、友盟,以及TalkingData,这三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上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体验。

Flurry

作为移动应用统计分析领域里的标杆平台,Flurry拥有非常全面的功能,并不仅仅限于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还提供App Circle广告、推广平台功能。可以说Flurry是目前最全面的移动应用统计分析产品,除了统计单个应用内的各类数据指标外,还可以提供跨应用之间的转化统计等针对企业级用户的功能。单纯从移动应用的数据统计功能来看,Flurry也处于领先位置。其功能模块设置合理,分析维度全面,分析流程易于理解,堪称最强。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www.Flurry.com
就单应用内数据统计分析功能而言,Flurry把各类分析模块进行了分类,为的是更易理解数据。进入应用分析后,用户首先看到的是Dashboards面板,内容包括一些关于应用的基本趋势数据,比如会话数量趋势(Flurry的不少参数都使用了“会话”-Sessions这个概念)、激活用户数量变化趋势、平均会话时长等基本数据。通过Dashboard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其应用当前的整体趋势状态。
最近Flurry对Dashboard进行了强化,现在Flurry的用户可以更具自身需求自行创建Dashboard面板,灵活度有了极大提高。并且Flurry提供了一些现成的Dashboard模版,对应几种比较常见的应用类型,用户可以快速选择自己想要的Dashboard样式,方便监控想要的数据。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2:Flurry的Dashboard功能十分强大
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数据报表”需求而言,Dashboard基本够用。但想要进一步深入了解用户、了解渠道等内容,仅靠数据简单的Dashboard显然是不够的。Flurry在这方面做的非常全面,总共有4大类,23项功能用于帮助开发者了解用户,了解用户行为。4个大分类包括:使用(Usage)、受众(Audience)、事件(Events),以及技术(Technical)。“使用”中主要统计的是一些应用的基本情况,包括新增用户、激活用户、会话、会话时长、使用频率等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会话时长、用户使用频率、用户留存三个项目中,如果开发者提供了相应系统平台市场的开发者ID,可以在这三个项目中对比自己应用与相同分类下也内平均水平的对比,让开发者可以大致了解自身应用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和现状。受众一项中包括诸如受众兴趣,兴趣这一项又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当前应用的用户对开发者其他应用的兴趣;其二则是当前应用用户对同类型应用的感兴趣程度;此外还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地理位置、语言信息,这些信息除了可以让开发者了解自己应用的受众属性外,还可以用作Flurry特有的用户群划分功能。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3:只有注册用户才能获得全部功能
事件分类中主要是一些开发者定义好的触发事件,也就是业内人士熟知的“自定义事件”,这一功能主要用于监控一些开发者关心的用户特殊操作,比如是否付费等等,同时也是监控应用内各类转化的关键所在。这是统计平台是否足够灵活的直接体现,这方面Flurry做的相当出色,不但能够方便的组织、添加各种自定义事件,并且还可以根据自定义事件的触发,给出独立的可视化图标,非常直观。
而Flurry更新后,在事件中改进了漏斗功能,开发者可以将一系列自定义事件组织成一系列漏斗,通过自定义的事件漏斗,来考察每一步自定义事件之间的用户转化率。这是一种非常灵活的统计分析方式,尤其适合IAP应用内监控应用内道具的贩卖、促销情况。技术分类中统计的是运营商信息以及用户使用的设备情况,比如联网方式、系统版本、错误报告等等,主要是与用户群划分有关。最后,Flurry提供完善的管理模块,开发者可以在管理模块中定义自己的用户群划分、自定义事件,最新的更新中更是加入了预警功能,通过设置预警阀值及通知方式,开发者可以随时随地获知突发情况,即时作出应对。
基本功能上,Flurry非常全面,同时在细节上也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比如精细的用户群划分,以及方便的全局多维度筛选。开发者通过用户群划分模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出不同的用户群,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一些条件将用户筛选出来。比如通过使用时长、会话次数等信息确定忠诚用户;通过特定的付费事件圈定付费用户,或是根据受众信息,如年龄、性别,对用户群进行细分。当开发者完成用户群细分后,就可以方便的锁定自己的目标用户,进行持续跟踪,分析目标用户的行为,进而进行运营动作,或是精确的改进产品。
而多维度筛选功能,则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筛选工具,通过用户群、时间、版本等信息的组合过滤,开发者可以快速获得需要的数据报表,全面而细致的了解自己应用的各种情况。
Flurry无论在功能上还是细节上的表现都很出色,除去前面提到的单应用内数据统计分析外,Company页面中还可以了解到开发者目前发布的所有应用的数据情况,最新更新加入的Conversions(转化)功能,更是提供了开发者自身应用间的各种用户、会话转化,并提供转化漏斗功能,特别适合开发多个应用的开发者、厂商使用。除此之外,Flurry的AppCircle还为开发者提供应用推广服务,开发者的应用既可作为广告的载体出现,也可以加入推广渠道,前者用于帮助开发者盈利,后者则用于帮助开发者推广应用,可以说考虑的非常全面。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4:完整的跨应用转化支持是Flurry最强大的功能之一
对于国内开发者而言,Flurry有一些先天的不足需要注意。
首先,这套服务平台架设在国外,基于一些众所周知的问题,在国内访问Flurry并不稳定,虽然比Google Analytics要好很多,访问速度也可以接受,但这毕竟只是前台服务,数据统计真正的核心在于后台的数据收集,前台服务能够访问,并不能说明后台数据收集也能顺畅进行。如果你开发的应用主攻海外市场,用户基本上都是欧美用户,那么Flurry的数据准确性还是可以保证的;反过来,如果目标市场是国内,那就要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延迟的问题。
Flurry并不像Google Analytics提供中文界面,它只有英文UI,即便英文很好的情况下,要想理解多少有些绕的概念和参数,还是需要花上不少时间用于研究的。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5:Flurry的AppCircle功能帮助开发者推广产品

友盟

友盟是创新工场孵化的项目之一,是目前国内开发者最熟悉的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在某种层面上来看,友盟与Flurry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全面性、完整性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目前友盟提供的SDK数量很多,包括标准的统计分析SDK、SNS分享SDK、用户反馈SDK,以及应用联盟SDK。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但统计分析SDK可以说是必选项目。平台方面,友盟目前支持iOS、Android及Windows Phone平台(目前Windows Phone平台仅提供统计分析SDK)。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6:www.umeng.com
友盟也做了一次重大的版本更新,对UI和功能划分做了重新规划。添加了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原本的“回访用户”部分被替换成了现在的留存用户,并且添加了原本没有的渠道分析模块。此外,友盟的这次更新大幅度调整了UI设计,平台首页和功能页面全部更新。对于老用户来说,如此重大的改动,在使用时难免会遇到重新适应的问题。不得不说的是,友盟改版后,在功能模块设置方面更像Flurry了。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7:友盟的产品中心
UI的变化其实并不是重点,对于开发者来说,提供完善的数据统计功能才是更据实际意义的。改版后友盟并没有像Flurry那样提供一个“公司”页面,但仍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综合产品趋势图表,进入产品中心后,即可看到所有产品的简明数据概况,并且根据新用户、活跃用户,和启动次数提供了3个可选时间粒度的曲线图。点击具体应用后,就进入了单一应用数据统计分析页面。
就单一应用数据统计分析而言,友盟提供的功能还是比较全面的。其模块设计思路也比较清晰,基本上是沿着基本情况、用户情况、设备情况、事件监控、转化分析这一流程不断深入的。统计概况中包含基本统计和版本分布,帮助开发者了解基本的数据情况,主要是用户增长情况和应用的启动次数等信息。随后的用户分析中,友盟在最新的更新中加入了活跃用户和留存用户两个新参数。
在活跃用户图表中,开发者可以了解到应用的日活跃、周活跃、月活跃用户数量趋势,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周活跃率和月活跃率。而留存用户则是用于考察用户忠诚度的参数,简单来说就是新增用户经过一段时间后,仍有多少用户继续使用应用。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数,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应用的质量;另一方面,它也是考察运营动作、渠道推广、渠道质量的重要参数。比如,开发者可以通过考察某一时间点的留存用户情况,对比自身应用推广获得的新增用户情况,用于评估活动推广效果、渠道用户质量等运营细节。
在时间粒度方面,友盟的留存用户模块提供按周和按月查询两种方式。但是对于现在不少以周为周期迭代更新的应用来说,这个颗粒度不够细。毕竟大量的客户流失都发生在安装应用后的前几日内,看日留存率还是很有必要的。
用户分析中的另外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页面访问统计,使用过Flurry的开发者对这个功能一定不会陌生。这一功能主要是统计用户在应用内各页面跳转的情况,可以比较方便的了解到哪些功能、页面更受用户欢迎,也比较容易找到用户流失严重的功能模块,对产品改进有很大价值。
另一项在本次更新中新加入的功能就是渠道分析模块。这主要是针对国内第三方Android应用推广渠道较多,开发者希望了解各渠道带来用户的差异,而应运而生的功能(Flurry就没有渠道分析功能)。友盟的渠道分析提供针对不同渠道的用户新增、活跃、启动次数等基本参数的统计功能,结合之前的用户留存模块,开发者可以相对直观的了解到各推广渠道的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友盟专门给开发者提供了“渠道打包工具”,方便开发者针对不同渠道封包应用,简化开发者的开发工作。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8:友盟为开发者提供完善的渠道打包工具
友盟的自定义事件模块主要用于管理设置好的自定义事件,并针对每一个自定义事件提供数据统计功能。如果开发者需要了解到各事件之间的转化情况,就需要进入转化率分析模块,利用友盟提供的漏斗模型功能,基本使用流程上与Flurry很接近,设置好事件转化流程后,即可查看每个步骤之间的转化情况。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9:便捷的转化漏斗设置
以上是友盟近期更新的一些关键功能,另外像是传统的终端及网络、错误分析等功能,友盟仍然提供给开发者。这些数据目前还不能像Flurry那样用于细分用户群,希望友盟能够尽快推出用户群细分功能,一方面能够给开发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充分的利用自身平台数据,使这些数据成为有机的整体。
友盟在最新的更新中,加入了类似Flurry的全局筛选功能,不过目前来看这一功能似乎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选择按版本查看后,再选择一个时间段,之前选择的版本设置会恢复到默认的“全部”,反之亦然。如果这不是一个Bug的话,那么只能是这个全局筛选功能并不能做到跨版本、跨时间段交叉筛选,只是比较像全局筛选的开关而已。
友盟在数据统计的功能设置上,还是比较全面的,但在数据分析层面,与Flurry还有较大差距,这方面还有很多空间可挖。
作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友盟做的已经很不错。尤其是友盟也和Flurry一样,具有应用联盟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内置友盟的移动广告平台实现盈利,也可以通过友盟的交换网络实现应用推广,对开发者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不过国内应用推广、广告领域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形势颇为复杂。友盟的服务虽然对开发者来说足够便捷,但最终的实现层面上的价值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0:友盟的应用联盟支持广告投放和换量推广

Talking Data

这是近期新出现的一个移动应用统计分析平台,上线不足2个月 ,仍处于邀请测试阶段。作为移动应用统计领域的“新生事物”,Talking Data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统计分析体系。比如说前面我们提到友盟近期更新的新功能——留存用户和渠道分析,Talking Data已经提供了完整的支持。虽然在渠道分析功能上尚有不足,但不难看出Talking Data在产品设计方面确有独到的见解。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1:www.talkingdata.net
Talking Data的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只有4个大分类,分别是用户和使用、参与度分析、渠道统计和自定义事件。
Talking Data的所有统计分析模块都被分别安置在这4个分类中,这一点与其他统计分析平台有很大区别。而这4个分类恰好是由浅入深,从基本数据统计到深入数据分析这样一个流程。这应该是由Talking Data对移动应用数据分析的理解而产生的产品设计。
进入单一应用统计分析页面后,首先看到的是应用概况,这个模块实际上是一个快速报表页面,里面集中体现了用户比较关注的一些指标和参数,这一点与Flurry的Dashboard比较接近,但Talking Data并不提供自定义模块功能。目前我们可以从应用概况里了解到近日概况、应用摘要、活跃概况、时段分析,及30日数据趋势;另外还有4个Top 10排名表格,包括地区、渠道、启动次数和全版本受访功能页面。如果仅仅用于做每日数据报表,这个应用概况页面提供的数据是足够用了。
此外,前面提到的这些图表都有不同分类选择,比如在30日数据趋势图表中,开发者可以通过标签按钮在新增用户、活跃用户等参数之间切换;而时段分析中还提供对比功能,可以通过筛选要查看的项目,再复选对比目标,即可快速查看同时段不同日期之间的数据差异。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2:Talking Data的快速报表非常全面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应用情况,仅靠应用概况肯定是不够的。通过用户和使用模块,开发者可以了解用户趋势、地区分布、设备机型、运营商和网络、错误报告,功能上还是比较全面的。同时,这一模块中的所有图表都有不同细节数据可以筛选,比如趋势分析中我们就可以查看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平均使用时长等信息,并可以根据日期进行数据筛选。
Talking Data详细报表中的数据(例如设备的分布)都是同时提供具体数据和百分比,相比之下友盟只提供了百分比。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3:可根据时间段筛选的趋势分析功能
参与度分析中,则提供用户保留、用户回访、日启动次数、使用时长、页面访问模块。从这些功能模块设置不难看出,到这开发者已经进入了数据分析领域,这些模块结合开发者的应用运营、推广,可以分析出不少有用的数据。前面我们曾提到,用户保留是Talking Data在2个月前上线时就已经提供的功能,足见其受重视程度之高。在用户保留模块中,共有两个图表,分别是用户保留(即留存用户)和用户流失漏斗。
Talking Data的用户保留提供更细致的分析粒度,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日留存、周留存和月留存。更细致的用户保留功能对应用运营推广更有意义——在实施一次推广操作后,第二天即可查看活动带来的新用户的保留情况,对活动质量、渠道质量的考察更有价值。同时,以天为单位的新增用户流失漏斗,更为直观的为开发者提供用户流失情况,而且这个漏斗图表还能通过鼠标拖拽缩放,这一点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4:支持每日用户留存统计和用户流失漏斗的用户保留功能对精细化运营有很大帮助
Talking Data同样拥有页面访问模块,不过这部分Talking Data的表现就比较一般,虽然也有页面跳转统计,但不够直观表格样式相对于Flurry和友盟的页面跳转流,在理解和阅读方面表现的不够好。
另外一个Talking Data比较重视的功能就是渠道统计了。这方面Talking Data做得也不错。添加渠道后,开发者可以根据渠道对细节数据进行筛选。展开渠道趋势图表后,可以通过图表上的数据标签分别查看诸如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平均使用时长等细节数据,用于对比渠道质量极为方便。结合前面的首日用户保留,堪称考察渠道推广效果之利器。除了渠道数据图表外,渠道趋势对比图标可以更直观的提供新增用户、活跃用户和启动次数的对比,美中不足是可对比的项目只有前面提到的这三项。
Talking Data的自定义事件模块比较特别,开发者在使用Talking Data的自定义事件时,并不需要事先在前端平台做事件声明,只需在整合SDK阶段,按照需求直接写入自定义事件即可,Talking Data会自动在前端服务平台生成相应的自定义事件统计项目。所以在Talking Data的自定义事件模块中,直接提供的就是一个事件转化漏斗,而且这个事件转化漏斗创建也非常简单,只要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好事件,即时出现转化数据,方便快捷,并且可以保存,便于今后快速查询。
深入理解移动应用运营 ——3款移动应用数据统计分析平台体验
图15:流向清晰操作便捷的自定义事件模块
总体来看,Talking Data在功能方面更注重分析,整体导向也是按照“先统计-后分析-再转化”这一流程逐步推进的,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的开发者对数据统计的需要。当然,目前的Talking Data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毕竟上线时间比较短。比如说目前Talking Data虽然有一个产品中心,但产品中心里仅能提供简单的跨应用累计用户总数、今日新增用户总数等非常简单的数据统计,距离像Flurry提供的那种支持跨应用转化统计的产品中心还很远。目前的Talking Data还不提供用户群划分功能,作为重视数据分析的一款产品,这方面需要加强。
另外就是,数据筛选方面不够统一,虽然在操作方式上比较接近,也能够提供确实有效的筛选,但筛选方式还比较单一,这一点让人觉得比较遗憾。

总结

更多详细参数表述、介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这些平台的产品网站下载对应的开发文档,开发文档中有更为详尽的说明和介绍。
还有一款大名鼎鼎的Google Analytics也有推出的移动分析功能,无奈Google的服务实在是太不稳定,打开分析网站有时都比较困难。
实际上,对于一款复杂的移动应用数据统计产品来说,仅看功能还不够,服务的稳定性、数据的及时性,乃至技术支持等等,都是应该考量的地方。

2013年7月1日星期一

点击对搜索引擎排名产生的影响

点击对搜索引擎排名产生的影响:

  用户的点击行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户访问网站后,没有发现有效价值,在很短的时间里,关闭网页而离开网页,称为无效行为。二是用户访问网站后,发现有效价值并继续浏览其他网页,停滞网页时间长或者进行其它操作,称为有效行为。

  搜索引擎最终目标是获取用户的搜索请求,并返回给用户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样的信息对用户有价值,这可以从用户的点击行为来分析,通常有效行为点击的网站比无效行为点击的网站更有价值,搜索引擎也会通过研究用户行为数据并用于网站排名,以改善用户的搜索体验。

  点击排名作弊手段,就是通过模拟用户的点击行为来提高自己的网站排名,虽然说点击优化犹如昨日黄花,在百度一轮又一轮的算法更新下,效果已经微乎其微。

  排名点击的来源

  说到来源不得不提搜索引擎性能评价了,搜索引擎性能评价原属于一个搜索引擎性能指标,但随着搜索引擎积累的用户行为数据增多,搜索引擎也加入了这一用户行为分析。所以后面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这类的作弊行为,这类作弊效果为什么会如此有效也莫过于搜索引擎注重民主选举的一种体现了,按照常理来说用户点击越多的page自然也是最具价值的页面。当然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搜索引擎算法工程在正在得意的时候却又给了我们一个空子。

  真正的搜索引擎点击评价应该是这样的

  原则上来说在同一时间或者者说相应的周期内排名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这个时候用户点击是多样化的。

  这里笔者不得不在补充点:搜索引擎按照用户行为一般会把用户行为分为:

  导航类:导航类用户基本上市寻找一些已知的信息,比如检索XXX网站、XXX文献等等,都属于导航类用户。

  信息类:一般用户是没有明确是意图,不想导航类用户一样,明确要检索的内容,一般会去检索:如何做好优化等等主题并非很明确的检索词。

  事物类:事物类型客户的意图也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搜索:凤雀下载等等都属于这类用户。

  当然了,还有很多特殊用户,无论是否是上述三种搜索类型用户或者这个界定是否明确,搜索引擎确实把用户分成三类,如何分,怎么分那是搜索引擎说了算的。

  提到分类的目的也是为了告诉大家其实搜索页面可能不仅仅会表现一直类型的页面,既然有用户分类,搜索引擎为了获得较好的用户体验同样也会把搜索结果划分成类似的几块来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

  我们来模拟出2个客户:

  用户A行为:点击顺序 1、2、4、3、7、5、6、8

  用户B行为:点击顺序 3、2、4、5、1、6、7、8

  在说明一点,是模拟用户行为而已。

  从A B 2个用户我们可以明显的看的出来,用户A基本上属于导航类用户,而B用户基本上属于信息类用户。当然了用户类型已经不重要了,这个是搜索引擎的事情,我们这里只是列举了2个用户的行为,在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就可以分析出绝大多数用户的搜索行为,比如AB用户中第二个page点击量是最多的,那么自然是用户最认可的一个page结构了。当初的百度排名点击器也是按照这个逻辑一直在做,认为排名在100名内通过点击甚至是分时段的点击量来获得排名,可以说前期这类工具效果尤其突出,但是这不是钻了搜索引擎的漏洞,而是钻了算法工程师的一个漏洞,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用户只点击一次,这种强制性需求的问题。

  按照常理来说,一个用户检索一个内容只点击一个page,的几率微乎其微。搜索引擎算法工程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作为现在已经发现了这个bug后搜索引擎就很容易来识别这类点击了,因为排名点击工具具备这样一些用户没有的特征:

  1.结果点击单一。

  2.页面停留时间较短。

  3.IP集中,其实这点根本就无需判断。

  4.逆常规行为,比如直接去点击5页的某一结果。

  而正常的用户绝对不会这样去查找结果,用户一般会点击2-5个结果页面(其实百度应该脸红一下)。不多说了,大家可以细细去体会一下,毕竟本文仅限技术交流。

  点击器的大问题

  如果我上面写的这些你看了,你会说:你也太看不起人了,这些我们早想到了!

  那么下面我说的值得你研究了。

  搜索引擎比如百度,一般都存在某一种猜测性算法来检测页面的用户体验度,老站长会知道,曾经大家一起点击谷歌广告的时候会有一个小细节,那就是打开页面后要停留,其实这个page页面谷歌已经追踪不到了,为什么要停留?虽然和谷歌的有点不一样,但是确实百度内存在这样一种推测性算法。

  举例说明一下:

  1.用户A检索某个关键词

  2.点击排名在第二位的结果,打开3S后关闭。

  3.继续在百度检索页面点击排名第四位的结果。

  4.以此类推直到该用户获得满意结果,或是关闭了百度检索页面。

  这里大家可以这样认为:

  1.用户点击第二位结果后,百度页面其实是没有关闭的,他在后台完全可以计算时间。用户第一次点击后百度开始计时。

  2.当用户点击第二次后,甚至是第二次检索,第一次的计时停止。

  百度通常会使用这个时间差来计算页面的价值,比如可以直接计算停留时间,预计浏览页面数,跳出率等等。

  HI!那位做点击器的作者,是不是给你启发很大,其实页面用户行为上无论是现在还是今后必将影响搜索结果。

  题外话:

  我上面有说到用户的一个类型分类,那么搜索结果其实也有这样的分类的,比如百度的百科其实是提供给信息类用户的。理论上百度也会遵循28定律来提供一些这样的结果供大家选择,当然搜索引擎的28定律是80%相关信息,20%额外富余内容即补充类内容,随着以后搜索引擎对用户的进一步了解,比例将会越来越多的变动。最后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SEO的排序算法相关内容。

  来源:投稿,作者:左倾45度,

那些极简app背后的克制与情怀

那些极简app背后的克制与情怀:

面对市场上的海量应用,回归简单成为一个大方向。已经有太多东西在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打开一个app,如果还需要很长时间去理解和思考,用户会很轻易地放弃这个app。因为,总有更好的替代品在等着呢!


在喧嚣浮躁的生活中,人们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往往只会want more,做减法和专注几乎已经成为一种高难度要求,对产品而言同样如此。下面梳理了一些简单精致的app,他们大致分为这样两类:


一、功能式,工具型,从用户的某个需求点入手,帮用户轻松享受地完成某件事情。


这类app会让用户惊叹,竟然可以如此简单!他们的简单在于:产品的目标都非常明确,聚焦用户某个具体需求;操作非常简单,多是顺应本能的手势;有打动人的细节,用户体验优。


1、solar


目标清晰:帮用户了解天气。打开客户端就看到温度信息。


操作简单:非常本能的手势,上下滑动看到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左右滑动查看其它城市。


贴心细节:向滑动时,跳跃的小闹钟和变幻的背景色



2、Any.do


目标清晰:记录你的to do list。打开客户端即是待办事项。


操作简单:上下左右滑动可以完成所有操作。划过代办事项,拟物化的删除场景。下滑即可添加新事项。上滑是扩展操作。


贴心细节:添加待办事项时的语音,辨识效果不错,很适合突然想到什么赶紧记下来的场景。



3、Note


目标清晰:打开客户端就是一张白纸,闪烁的光标告诉你,记录吧!


操作简单:上下左右滑动可以完成所有操作。保存、编辑的操作通过上下滑动完成,左右滑动可以在所有事项和新建事项中切换。


贴心细节:可以同步到email、facebook、evernote等多个平台,通过一个note,记录分享都可以完成。



4、Dailycost


目标清晰:打开客户端即可查看账目!


操作简单:下拉,添加新消费。


贴心细节:仿超市小票的界面和体验,记账和实际生活的体验一致



二、沉浸式,情怀型,打中用户心里的某个点,并且只打这个点。


这类app刚体验觉得是简单,再咂摸会品出其中的纯粹。他们不止是帮你做成某件事,更是想要带你进入某种你所向往的状态。比如,在繁杂喧闹的当下帮你简化,触动你的内心后带你沉浸其中,并且姿态相当优雅。


1、阅FM


这是典型的带你进入阅读的世界,只有左滑查看新一篇内容,没有任何其他操作也无需任何多余的操作。更重要的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篇文章是什么,你也永远无法回顾之前看过的那一篇。这种不期而遇又专注当下的感觉,让阅读变得有点小情调。



2、豆瓣FM


欢迎进入音乐殿堂。打开客户端,你能做的就是听音乐,暂停,下一首。豆瓣FM给人的期待,也在于你无法预知的下一首哥。而通过红心设置,你所遇见的都将是你所喜欢的。



3、Deko


让你见识色彩的魅力。进入客户端就是满屏的色彩,左滑是一幅新作品,通过后台数据的随机搭配,给你无穷变幻的色彩和色块。



4、Next Day


我们没有想到过,简单的每天一张图加一句话,这样的app也能让人爱不释手,因为它打动人们的内心了。Next Day给你的不止是日期,而是让你的每一个今天变得独一无二,那些美图美文让你不由自主地想用一种更加有情调的态度去过今天的生活,或者说让自己的心突然变得更柔软丰富了。



看完这些简约精致的app,不难发现,打动人心的产品往往是从很小的切入点着手深挖到极致。而这要求背后的产品经理,能够克制,回归人心,并且拥有点寻找共鸣的情怀。做出的产品不止是给人用的,而且是通过自己的产品和用户对话,话题关乎生活与内心。

除非注明,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或编译,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自 36氪

拥有很好的产品创意,怎样吸引VC的注意?

拥有很好的产品创意,怎样吸引VC的注意?:


本文来自社交问答网站Quora,问题为:I'm a 15-year-old with an amazing product idea. Should I ask for funding? 票数最高的答案作者为GGV Capital的风投合伙人Andy Manoske,GGV参与了Nimble StorageGridstore的投资,而Andy Manoske本人在加入风投业之前曾是NetApp的产品经理。

“去TM的投资,好好写代码吧!”

想当年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也像你一样整天幻想着找人投资我的想法。当时我比你现在大不了多少,但是由于我那会儿已经开始上大学了,所以我担心的不是我的年龄,而是我就读的学校的声望。我就读的是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圣何塞州立大学(注:Robert Scoble是我校友)。SJSU(圣何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系和工程系都是不错的,并且拥有相当棒的课程安排和师资,但是硅谷只认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SJSU在他们眼里只是一所二本学校罢了。

正因为我读的不是什么常春藤联盟学校,在刚开始的几次实习面试中,我备受侮辱。Facebook压根不考虑我的简历,因为SJSU不在他们的招人范围之内,而像LinkedIn、Meebo和当时才上市不久的Google甚至都不屑来参加SJSU的校园科技讲座。MySQL和一些其他公司可能会表现得更友善一些——那也纯粹是因为公司里恰好有我的校友罢了。

在硅谷寻找实习机会屡次碰壁之后,我的自信心跌到了谷底,我感觉我空有一身抱负,却无用武之地。如果是因为我没上麻省理工或是加州科大,而完全没机会进入一家创业公司的话,那些公司的投资人们又凭什么花时间与我交流?要知道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没有VC愿意来学校开展讲座,一直到大四,才来了一位Ron Conway。这样的事实让我毫无自信。

进过调整,最终我停止了自怨自艾,我意识到同我自己的激情相比,其他人的看法都是次要的,只要你忽视其他人的成见,让自己变得强大,你就能打动他们。我决定不再纠结于这个行业固有的对于我的背景的歧视,开始“不择手段”。我会闯入斯坦福大学的科技讲座,逼迫招聘官收下我的简历;我会学那些白帽黑客(white hat:合法黑客),黑进一些网站,并告诉他们安全系统是多么的烂,同时告诉他们,我可以帮助修补;我甚至利用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 )弄明白了精英招聘计划:我先是分析了一些公司的邮件地址所使用的句法,接着借助LinkedIn搞清楚了这些公司的企业结构,然后直接(用这些公司的邮箱域名)发邮件给公司的高级HR员工,祈祷他们会将之转发给那些招聘官们(如果我用我学校的邮箱地址,他们会直接忽视)。

当然我也可以用同样的手段去寻找风投,但是在看过了我父母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互联网创业起伏经历之后,我深知吸引VC最好的办法就是取得成功,让他们注意到你。因此,我决定开始参加科技大赛。在大学的时候,我也参加过不少编程大赛,诸如ACM和TopCoder等,但跟我的朋友们比起来,我编程速度不快而且成果也不好看。因此我开始参与一些节奏较慢的黑客马拉松和学生开发大赛,并且专注于打磨那些可能会帮助我实现那些卓越的想法的项目。

我的第一个项目叫做Tenebra(如下面的幻灯片截图所示)。Tenebra相当于一个Linux的加固加密版本,在内存里运行,信息存储于闪存,所以没法从本地硬盘中盗取数据。



我了解到很多数据盗窃发生的原因是,用户将敏感的信息存储在极不安全和未加固的环境中——如未打补丁的存档服务器和用户的个人电脑等。如果我们在机器上添加一些加密技术,并使用一个有效抵御木马等恶意软件的体系,我们就能解决很多敏感数据丢失和个人资料被窃取的问题。

这些听起来感觉很棒,但事实是,Tenebra只是一个丑陋的雏形。我的C语言到现在都不是我的强项,当Tenebra开始在Linux系统上作开发的时候,我一筹莫展。可以说,整个项目是个半成品,我在演讲中吹嘘的大部分功能压根没有实现。然而拥有一个屎一般的原型,总比什么都没有好。并且Tenebra就像你在问题中所说的,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影响。像Tenebra这样的终端安全软件,在美国是90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而且由于加密技术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在消费者和非企业/军事软件领域,近年鲜有创新。当然了,我在演讲中陈述了以上所有的观点,最终在2008 Silicon Valley Neat Ideas 大赛中成为了获胜者之一。

当我做完演讲,一名穿戴齐整的家伙走上前来,他向我表示他很喜欢Tenebra,并且不论我是否会把它做成一家公司,他都想同我进行交谈。随之,他递给我他的名片,邀请我一起吃午饭,然后他离开了会场。在他离开后,我扫了一眼他的名片,他就职的公司名为: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那天我认识了很多VC,并且成为了微软创新杯大赛的决赛选手。在那儿,我碰到了很多微软的主管以及风投公司的投资人。

就像我在Silicon Valley Neat Ideas大赛上经历的那样,我接触到的投资者们,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我能给他们展示一个我亲手饱含热情制作的项目而愿意同我交谈。我没有哭求他们给我砸钱,也没有硬闯他们的公司,而是吸引到他们主动来找我,这样事情就好办很多。多年之后,我自己也成为了一名VC。

我讲述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呢?

别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担忧:别人也许会因为你太年轻而对你有成见,淡然处之吧,对你热衷的事情充满激情,证明那些人是错的。另外,你的风格和创意会为你加分。

你并不需要投资者来帮助你创建一个优质的产品原型:要将你的精彩想法变成产品原型,并不要求你一定是个牛逼的开发者,最重要的是,你需要有学习的热情,以及高效利用手中已有资源的智慧。

当你已经成功的时候,投资人们就会主动找上门来:现如今,如果你没有显示出一点成功的征兆的话,想与优秀的VC们进行交流是一个几乎不现实的想法。反之,如果你能通过创建一个不错的原型并推广它,你的名字就会被人知晓,然后就不必担心找不到投资人了,他们会主动来找你。你也可以利用媒体,把你的年龄劣势转化为优势。一些科技媒体都不会错过“15岁正太制作了一个成功的应用”这样的新闻,如果那时候投资人还没注意到你的话,那就是他们的失职了。

你拥有比远远比金钱更加珍贵的东西——时间:你才15岁,估摸着应该在上高中。在进入大学之前,你还有好几年时间来专注于你想做的事情,而不像大学生或者已经进入职场的人那样。好好利用这些时间开始学习那些建造你梦想的基础技能,学习Python和Ruby,让自己习惯在命令行编码,把玩Git,尝试着制作一个简单的移动应用。当你足够专心的时候,你会惊讶于创建简单原型所需的极短时间。不幸的是,其他很多比你年长的人没法专心于他们手头的事情——他们的注意力被工作、账单和孩子等事物分散了。而你,没有这样的担忧,拥有着大笔的奢侈的时间。另外,如果你决定学习计算机科学的话,你得趁早打磨你的基础编程技能。要知道,在硅谷取得极大成功的工程师,其中大部分都在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很久就开始操练了。


2013年6月26日星期三

2012网站体验设计趋势回顾(译文)

2012网站体验设计趋势回顾(译文):
原文:http://uxmag.com/articles/the-top-5-website-ux-trends-of-2012
用户界面领域在过去的一年依然不断发展,界面设计、易用性和技术之间界限的模糊也造就了更方便也更令人愉悦的整体体验。例如瀑布流形式本身是一个技术成果,但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加连续的体验。这种网页排布拥有了审美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加清晰的浏览方式。




1、单页网站
单页网站随处可见。超大的背景图,丰富的画面细节还有用动画来展现出来的更加清晰的故事、媒体信息或者提示信息。在跳出了传动网站结构的限制之后,有创意又美观的单页网站发展的非常繁荣,其中两个最喜欢的单页网站要数Jess and RussBen the Bodyguard。不过还是人们总是喜欢盲目跟风,哪怕有些网站甚至根本不适合用单页这种形式。但是对于用的好的网站,单页的形式真的非常棒!



2、瀑布流


瀑布流对于大家来说已经非常熟悉了。这种形式对于没有层级结构的信息展示非常适用,既有即时刷新的形式,又能按照时间排序。像那些有大量图片的网站—比如google images或者pinterest都把这项技术用的很好,最重要的是周密的将设计和技术落地才能让用户不会有挫败感。Lookbook是另外一个好例子,和瀑布流一起配了一个悬浮导航还有一个返回顶部的按钮,这样用户就可以轻松的到瀑布流的任意一个部分。瀑布流也同样不是一个“全能”的形式,对于那些有很多复杂元素需要考虑的网站来说,分页的形式对于搜素结果,显示列表和电商展示还依然是最好的处理方法。




3、全局导航——“Sticky Nav”
全局导航对于结构复杂的网站、长页面网站、或者是有功能条的表单类网站来说是最为理想的方式。但一直存在的导航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所以最好做的窄一点,不明显一点。一个超赞的例子就是新西兰航空的网站,导航始终只占了顶部一条,而将大部分面积留个内容。Gmail同样也将常用功能作为一个全局导航栏方便用户使用。



4、 web2.0 的审美彻底不复存在
我们注意到视觉设计上的一种复古潮流:平面化,干净,简约,并将重点放在了字体设计,以信息呈现为主导,这种的审美代替了传统web2.0的大图亮色和透明的质感。许多网站和app甚至将软件背景换成纯CSS样式,以确保在多端都能够展现这种引人注意的形式。最近最棒的设计包括Basecamp,Dropbox,还有Smashing Magazine 的新版设计。



5、 字体归来
多亏字体技术的成熟和大多数浏览器与电子设备对字体渲染能力的提高,设计师有更多的字体可以选择也可以更好的控制字体。人们认为网站内容越来越重重要,那么字体的利用就可以让内容沟通更加的高效。随着手持屏幕,响应式设计和更多retina屏幕的发展,字体将在接下来的几年继续成为关注重点。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The New Yorker,使用了标准网页字体(Times New Roman)作为正文字体,并优雅的搭配了展示字体(Irvin,Neutra)作为标题和导航。
以上是国外设计师对去年互联网页面的总结,而国内网站的发展总不可避免的收到影响,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Google AdWords与RTB的关系浅析

Google AdWords与RTB的关系浅析

正文:

现在用「新星」来形容实时竞价RTB已经不太恰当了,至少从它占据的市场份额来说。 如果你还不清楚什么是RTB,可以翻看这几篇旧博文:
1. 浅谈展示广告实时竞价RTB-Real Time Bidding 
2. Real-time bidding广告视频简介 
3. 【中英文旁白-视频】在线展示广告的进化 The Evolution of Online Display Advertising
据eMarketer在今年的分析预测,在美国,2013年通过RTB发生的广告交易会占据所有展示广告费用的19%,其增速达到73%,远高于整体展示广告增速18.1%。随着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和网站主采用这种广告交易方式,在不久的2017年,eMarketer预测RTB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9%。 在国内,RTB也显然已经作为各大互联网公司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部分巨头近期发布了各自Ad Exchange平台:腾讯广告交易平台发布百度流量交易平台服务
种种迹象给在线广告从业者或多或少的提示:早点接触RTB
我相信许多人会像我一样,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会有点手足无措,原因都是在苦恼:我上哪接触RTB去啊?!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供职于愿意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公司的,所以虽然可以搜索出许多Ad exchange、DSP平台来,但想染指还是遥不可及(自己注册使用的起始费用不菲)的。幸运的是,只要是使用AdWords展示广告Google AdWords Display Network的人,其实我们好长时间来一直就是RTB的使用者了!因为Google AdWords的展示广告是接入DoubleClick的,而它就是一个很重要的Ad Exchange。

Google的Ad Exchange:DoubleClick以及AdWords、AdSense与其的关系

2007年,Google以3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DoubleClick这个著名的在线广告技术和服务提供商,并将Google AdWords和Google AdSense接入。其中,Google AdSense是作为一个ad network接入的,而Google AdWords则作为DSP接入。 DoubleClick作为一个Exchange,连接了众多Ad networks和DSP,当一个为ad impression的auction发生时,Google AdSense和AdWords只是作为其中两个参与者而已,AdWords赢得的impression并不一定在AdSense上展示,在AdSense上展示的广告也不一定是来自AdWords的。
我们以一次impression的auction为例在AdWords使用者的角度来更具体介绍一下这三者的关系。
1. 当一个访客开始流量使用了DoubleClick平台的某一个网页A时(并不一定是使用AdSense),DoubleClick这个exchange上就发起了一次竞价auction,将这个访客以及这次impression的信息发送给各个DSP,而AdWords将会这个访客和impression的以下信息接收(如果有的话):年龄、性别、visitor ID、behavior、所在页面信息、地理位置等等;
2. 这些信息会被用做bidding的依据加上使用者的设定(包括对各种展示网络投放方式targeting method的自定义出价customized bid、广告系列的地理位置出价调整、时间段出价调整、目标设备设定等等所有与出价相关的因素)计算出一个bid传送回DoubleClick这个exchange中,它以单独ad bid的形式(图片、多媒体广告等)或者以几个ad组合成为一个ad unit(多个文字广告)的形式实际上传送回到exchange,并且传送回去的bid数值已经被减除了Google收取的收益份额Revenue share
3. 在计算bid的过程中,AdWords会将众多因素考虑在内,例如CTR、Max CPC等等,经过复杂的计算后得出一个eCPM传送给DoubleClick。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质量分数起到了调节CPC的作用,高点击率的广告,其eCPM更高,即更容易以较低价获得广告的展示。
4. DoubleClick接收到包括AdWords在内的众多bids(eCPM)后,低于网站主设定的最低CPM的bids会被忽略掉,而剩余的bids中,最高收益的那一个会获得与发布商服务器内的广告进行收益比较的机会(如果网站主开启了DoubleClick的动态分配dynamic allocation功能的话)
5. 最终,带来潜在收益最高的广告主将获得在这个页面A对这个visitor展示广告的机会。而接下来,就是ad Server和publisher的事情了。不表。

值得注意或者其他一些可以了解的点:

1. DoubleClick用户是可以为广告impression设置最低CPM的。Google AdSense用户开始可能有点疑问:AdSense没有给出这个设定呀!嗯,是的,AdSense里确实找不到设置最低CPM的地方,这个设定只有在DoubleClick内才可以实现;
2. 网站主可以设置自己的网站url不被记录,也就是说广告主在广告报告中并不一定可以得到完整的广告所展示过的URL列表;
3. RTB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其中就包括了发布商传送给Ad Exchange的cookie信息,从IAB发布的OpenRTB API Specification中可以知道,有一些信息是必须的,有一些是推荐的、有一些是可选的,并且作为必须信息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可选的。Google AdWords界面内给予用户的集中display targeting以及广告系列设定纬度相对于发布商cookie中可以包含的信息来讲是并不多的。例如针对桌面电脑desktop的展示广告就默认不可以选择针对网页访客的操作系统、浏览器等进行相应的广告设定(针对移动端mobile phone的是可以的)。
Google在拥有了AdWords这个广告主平台和AdSense这个发布商平台时已经等于拥有了一条连接广告主题的高速公路,而在引入DoubleClick这个发布商平台兼Ad Exchange后则形成了一个更具多样化、错综复杂的立体广告流通体系,有主干道和支路也有许多港口。 当然,相对于市面上部分RTB广告平台来讲,Google的RTB提供给用户的灵活性还显得比较落后(没关系,Google已经发布了beta版的open bidder了),但是作为让我们开始了解RTB的平台来讲,它给我们的熟悉感又是一个莫大的优势。